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石油涨跌的敏感度可能是首屈一指的:当全球油价暴涨时,输入型通胀压力随之而来;当全球油价暴跌时,输入型通缩的隐忧又时有耳闻。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大跌,本周五国内油价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国内油价“八连跌”将成为可能。近期油价大跌引发了对中国通缩的担忧: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1.6%,同比涨幅与9月份一样,继续徘徊在近5年来的低位,而PPI则连续32个月下降。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通缩风险上升。那么,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笔者认为,这种忧虑大可不必。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饱受高油价带来的通胀之痛,而鲜有油价大跌带来的通缩之苦。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暴涨,这一年国际油价从低油价进入高油价时代,中国经济深受其痛。因为这一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需的石油、铜、铁矿石、煤炭等基础价格飞涨,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成倍增加。
虽然近期PPI跌幅连续扩大,主要受原油、成品油及钢材价格跌幅扩大的影响。不过,如果就此认为,油价大跌将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似乎并不成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整体较平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上月略有扩大;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略有回落。非食品中,同比价格上涨较多的是家庭服务和高等教育,涨幅分别为9.0%和3.8%;同比价格下降较多的是车用燃料,汽油和柴油价格同别下降5.6%和7.8%,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4%,环比降幅与9月份相同;同比下降2.2%,同比降幅比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价格环比上涨的行业有燃气生产和供应、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下降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黑色金属矿选、石油加工等。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下降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及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显然,PPI持续走低尽管受到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但是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才是PPI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可逆转。完全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必须从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就会一叶障目。结构调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去“产能”。因此,如果将CPI和PPI的数据放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分析,有些数据就可能处于“失真”状态: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从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这一判断的证据不足。通货紧缩一般是指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持续下降。但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CPI回到2%以下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从环比来看,9月份CPI环比上涨了0.5%,这说明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随着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初步判断未来几个月CPI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首个油价大幅下调,和我们关系很大。
先来看下下调的原因:
1、大家也知道,成本降低了,销售价格也会降低,同理反之;因为国际原油价格进行了下调,所以我国成品油价格也会调整,估计国家会补贴一部分,毕竟这是关系到每个人,国家会宏观调控;
2、油价的上涨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的问题;刺激消费,由于疫情原因,好多国家的经济萎靡不振,出口的原油会降低关税或者下调原油出口价格,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因为好多工业设备、汽车等都离不开油!
3、俄和乌的冲突目前暂时放缓,且各个国家的原油储备放出,能源的后遗症慢慢变缓,也是给原油价格下调做出铺垫
油价的下调跟我们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油价上涨,其他消费也会降低,可以说影响到方方面面;
第一,油价上涨降低生活其他消费。比如,本来你又多余的钱可以外出改善改善伙食,出去玩耍,唱K等其他活动,但是油价涨了之后,你手持的可支配支出少了,多花钱了还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一环扣一环,最后就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了,贡献少了,GDP也少了,所以我们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子;
第二,油价上涨也会影响供给。油价持续的上涨,有的人该囤油了,量只有这么多,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前天人怎么利用,最后导致这一供应量不足,而少部分的生意就没办法顺利的开展了,又影响经济,又营销GDP了;
第三,油价上涨影响预期。本来大家存了钱去买车,然而因为油价的持续上涨,导致大家都开始观望,担心买了车之后负担不起高额的油价。如此一来,本来想买车的人打消了买车的想法,货币的流通性也就降低了。